2020年的便利店行業顯得有些“魔幻”。這邊,全時便利傳來北京區域關店停業的消息;那邊,便利蜂宣布北京市場實現盈利。
從業者信心也是冰火兩重天。受到疫情影響,個別便利店創始人信心動搖,甚至有企業透露計劃賣掉的信息;而羅森中國副總裁張晟卻表示今年是便利店的春天。
同樣的經營環境,迥異的市場判斷,這考驗企業家的毅力、定力以及行業洞察力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、便利店委員會總干事王洪濤曾在2018年初表示,便利店處于“驚蟄”時節,接下來便迎來春天。
那么,在疫情的不確定因素干擾下,便利店的春天是否如期來臨?消費者習慣變化對便利店帶來哪些機會與挑戰?中國便利店行業未來怎么走?
帶著上述問題,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再次專訪王洪濤。在他看來,后疫情時代的便利店進入了調整階段,企業開始調整戰略、戰術、心態及節奏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大概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這個階段,你對整個便利店行業有一個判斷,便利店處于“驚蟄”的這個節氣,接下來才是仲春,春天之后還會有夏天。我們還是以季節作為比喻,你覺得當下的便利店行業處于什么季節?
王洪濤:如果用四季來做比喻,我覺得便利店還在春天的階段。如果按照節氣來比喻,我覺得應該是谷雨這個節氣。也就是說,便利店要想要有夏天的茁壯成長和秋天的收獲,這個時候需要雨水的滋潤。從行業格局來看,外資便利店、跨省發展品牌和區域龍頭企業的格局基本上成形了,但是區域的密度布局還沒有完成,企業也處在蓄勢待發的狀態。
便利店從業者的擔憂主要來自對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,但是從消費本身來說,雖然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,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沒有發生變化,消費者居住和工作的環境并沒有發生變化,消費者對商品本質上的需求也沒有發生變化。便利店從業者要應對的是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和市場競爭加劇,這些挑戰一直是存在的,只是疫情讓一些變化加速,讓一些問題更早暴露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如果將2018年、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看做三個發展階段的話,便利店在這三個階段的主旋律分別是什么?
王洪濤:2018年是便利店的資本年,這一年不少便利店獲得融資,便利店的資本泡沫也在這一年破滅,代表性事件是P2P暴雷引發的連鎖反應;2019年是便利店的冷靜期,便利店經營者在思考適合自己的長遠布局,比如走中國特色的便利店發展之路;2020年分為疫情和后疫情時代,便利店進入調整階段,企業開始調整戰略,調整戰術,調整心態,調整節奏。
在后疫情時代,更多的區域便利店選擇了下沉市場,選擇了200公里供應鏈輻射范圍內的密集布點,選擇了新的待開發市場,而不是盲目跨省發展或者向一二線城市挺進。此外,大家在探討一些資源整合,思考如何更好地協同,個別企業調整品牌定位,兼顧好直營和加盟的發展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疫情給便利店業態帶來巨大影響,便利店行業到現在為止的銷售數據有什么樣的變化?今年后半年局勢如何?
王洪濤:從我們目前了解的便利店銷售數據來看,一季度行業銷售平均下降11%。目前,大部分企業基本上恢復到同比80%-90%左右,6月過后有望恢復到去年同期的水平。因為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,同時隨著天氣變暖,也迎來了便利店的旺季。但是大家普遍會階段性調整一下發展的步伐。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,2020年一季度大部分品牌便利店沒有新開門店,二季度的開店計劃也低于去年同期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我們前段時間采訪了幾位便利店企業負責人,他們釋放出來的信號是行業很蕭條,甚至傳出一些便利店品牌想要賣掉的信息,應該如何理解這種現象?
王洪濤:蕭條其實是對消費信心的感知,后疫情時期,消費者的信心恢復需要一個過程。疫情讓各行各業都遇到了困難,因此都有“蕭條”的判斷。從業者所謂的蕭條,應該是相比疫情前而談,但是如果相比其他行業,便利店行業其實談不上蕭條。
大部分中國企業家并沒有經歷過外部環境如此巨大的變化,心態容易失衡。我們再來看看鄰國日本,日本經濟泡沫之后,幾十年一直處于低增長的經濟大環境,這期間反而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企業。所以,疫情也是一次大考,考驗大家的抗風險能力,考驗大家的心態。
談到企業賣身,有兩種賣的方式,一種是在價格至高點賣掉,這樣能賣個好價錢;另一種賣,是在價值低點賤賣,這是為了救命。對于后者而言,企業若能通過調整,堅持下來才是最好的選擇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從2018年開始,資本對便利店行業關注度日益提高,這一年也是便利店最受資本熱捧的一年。在當前的情形下,資本對便利店是什么樣的心態?還準備投資便利店嗎?投資的價值點在哪里?
王洪濤:從2019年開始,便利店融資就已經開始退燒了。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,資本會變得非常謹慎,同時,資本源頭的錢也會少。不過,據我了解,資本還是在關注這一條賽道,但是下手比較少。
便利店業態經歷過資本熱捧的高光時刻,也經歷過資本寒冬的暗淡歲月。對便利店企業而言,有資本助力,是錦上添花。沒有資本的加持,也要保持良性發展。便利店做好自己最重要,按照自己的能力,制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戰略和節奏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你認為今年后半年便利店的兩個關鍵詞是“穩”和“實”,可否具體闡述一下?
王洪濤:“穩”體現在三個方面,一是企業家要有定力;二是經營管理要更加穩??;三是擴張速度要適度。這個穩并不是慢的意思,而是量力而行,讓企業這輛車穩定前行。“實” 有兩個意思,真實和扎實。真實就是不冒進,不虛張聲勢的意思;扎實,指的是企業的基本功要練到家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是不是前兩年在資本的簇擁下,便利店行業有點浮躁了?
王洪濤:不排除企業家內心深處有這種波動,之前不被關注,突然資本熱捧了,有點飄是人之常情。但是一味追逐資本的人肯定做不好便利店。因為,便利店這個“苦哈哈”的行業,講不出令資本心動的“故事”,也玩不出令資本關注的花樣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今年便利店行業有兩個備受關注的新聞,一個是全時便利,它宣布關閉北京區域門店;另外一個是便利蜂,它宣布北京市場盈利了。這兩個新聞是極大的反差,給人一種很奇幻的感覺。你怎么看這個現象?
王洪濤:任何行業都有做得好的和面臨調整的企業,就像每天有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倒下一樣,都是一種正常現象。只不過把兩個事情放在一起,就顯得比較有意思,因為它們總部都是在北京,而且恰恰都是前后腳的事情。其實他們之間并沒有什么關系,也不能說明什么趨勢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去年開始,7-11、羅森等外資便利店加速了在國內市場的布局,特別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,有一個“下沉”的動作在里面,今年這些企業還是保持去年的節奏嗎?還是會調整策略?
王洪濤:它們的戰略應該不會因為疫情而調整,節奏上可能會相對放緩一點,但是他們應該還會繼續走這條本土化的路。兩大外資品牌走的區域合作模式,是經過十幾年的摸索,或者十幾年的等待之后,找到的一種可行的本土化策略。從細節上看,具體的個案成功還要看雙方融合的程度和各自的投入的資源情況。但從大趨勢來看,這種合作是沒有問題的。據我所知,外資便利店品牌依然還在積極尋找區域合作伙伴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業內有一個判斷是,疫情會讓消費者購物行為發生變化?;谶@種判斷,疫情對便利店的單店模型或者盈利結構產生哪些影響?
王洪濤:后疫情時期,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,可選擇的購物渠道更加豐富、多元、便捷。在這種背景之下,便利店必須要做出應對和調整。如何讓店內的商品更加具有競爭力;如何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擴充品類;社區型便利店是否要增加生鮮品類;寫字樓商圈的店鋪是不是要加強鮮食經營等諸多問題,都需要便利店經營者重新作出判斷。
需要指出的是,中國市場和消費者變化速度非???,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要隨時應需而變,切忌固守過去成功的模式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在消費信心層面,超市業態5月份開始出現拐點,增幅放緩或者出現同比下降,有業內人士擔心疫情帶來的影響才剛剛開始,后半年不確定性較大。便利店業態的銷售情況如何?也會有如此的擔憂嗎?
王洪濤:相對于超市來說,便利店的波動會小一些。在疫情期間,便利店沒有出現訂單爆增的情況,所以便利店的銷售環比會比較平穩。當然,大家一定要做好最壞的打算,做最好的準備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這次疫情對你本人產生哪些觸動?它讓你對便利店行業形成哪些新的想法?
王洪濤:最大的觸動就是,企業其實有時候和一個人一樣,意外來臨的時候,生命顯得很脆弱。便利店,特別是本土的便利店,一定要接地氣,投入和產出要成正比,控制成本非常重要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這其實是企業家如何認知不確定性的問題,在這方面,你有什么樣的見解?
王洪濤:要從不確定性中看到確定性。消費者在這兒呢,寫字樓在這兒呢,居民樓也在這兒呢,消費者要吃要喝的,這些是沒有改變的。不要把自己陷入對不確定性的恐慌之中,而是要把精力投入到確定性的事情當中去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2019年便利店發展報告數據顯示,中國便利店數量目前是13萬家。你認為中國便利店未來能夠達到多少家的規模?未來有多大的空間和增量?
王洪濤:未來中國便利店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但會是一個合理的、符合市場特征的發展的速度,不會出現暴增的情況,但會持續增長。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“2019連鎖百強表”數據,去年便利店銷售增幅為16.5%,是幾大業態中表現最為搶眼的業態。
從市場規模來看,我國臺灣地區的便利店市場基本飽和,這些年大數沒怎么變化。日本便利店調整幾年,又增長一下,從目前的情況看,日本便利店數量還沒有完全飽和。日本尚且如此,中國市場就更加廣闊了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這幾年涌現出一些便利店新秀,他們的創始人都有豐富的便利店從業經歷,并且獲得了資本的投入,發展很迅速,比如合肥的鄰幾、南昌的有家等,你怎么看這些“新秀”的優劣勢和未來的前景?
王洪濤:我比較看好他們的發展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即便是有資本加持,也要勒緊腰帶過日子,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。有錢不能亂花,要有節奏的投入。這些企業要有一個合理的盈利期限,不能一直投入,否則后續融資一旦無法跟進,企業就要出問題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國內零售業態中,百貨、超市業態的上市比較多,而便利店業態的上市公司極少,這是為什么?目前有哪些便利店企業準備上市中?
王洪濤:便利店還是個小行業,企業的經營規模整體都不夠大,上市公司少是正常的,我相信未來上市的便利店企業也不會多。而目前,籌備上市的便利店企業也是鳳毛麟角,所以我認為,上市應該不是現階段大部分便利店企業考慮的重點。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從長遠來看,中國便利店未來會呈現什么樣的格局?
王洪濤:行業格局方面,外資品牌會以區域合作為主要方式,布局全國;以美宜佳為代表的本土巨頭會由南向北,然后全國擴張;區域品牌會更加聚焦省級市場的深耕。總體而言,特許加盟是便利店品牌突破店數瓶頸的有效方式。
中郵無人機(北京)有限公司揭牌
2146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“智世機器人”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
1578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
152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,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?
143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“吸金”不力,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
937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.5%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
95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,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
955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?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——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
861 閱讀仿生學: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
843 閱讀人民日報“晚安短信計劃”關注電商西進:拼多多新農人傳遞溫暖
877 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