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專家認為,跨太平洋東行航線 (TPEB) 恢復到疫情前常態的時間和跡象都尚不明朗。目前,多個港口仍面臨嚴重擁堵,起運地等待離港的貨物也有積壓,市場價格居高不下,預示著當前的緊張局面短期內不會緩解。很多零售商努力在夏末傳統高峰季來臨前補充庫存。所有 TPEB 航運業者也在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服務中斷,原因是現有的國際碼頭和倉庫聯盟 (ILWU) 勞動合同即將于今年 6 月到期。
價格 價格水平保持在高位,優先運輸服務市場表現強勁。
艙位 緊張
運力/設備 緊張/嚴重不足
建議 在貨好日期前至少 4 周訂艙。可以考慮優先運輸方案,以及通過太平洋海岸西南樞紐進行內陸多式聯運的承運商方案。靈活選擇設備和路線。
目前處于春節后運量緩步回升的時期。但是,由于春節前承運商積累的后延航次較多,以及第 8、9、10 周即將實施的大量停航,艙位和設備依然緊張。這其中不僅包含計劃停航,也包含由于航次延遲導致的臨時停航。航次表可靠性極低,仍有許多貨輪尚未從春節期間恢復正常運營。
價格 春節后價格保持在高位,大部分價格延續至 2 月底。
艙位 非常緊張
運力/設備 所有亞洲發運地均發生嚴重設備短缺。
建議 在貨好日期前至少 3 至 4 周訂艙。考慮采用優先運輸服務,但供應量可能有限。靈活選擇其他設備。
2021 年的航次表可靠性比過去 8 年的平均水平降低 50%。2021 年,為彌補擁堵導致的艙位損失,承運商相對 2020 年在跨大西洋西行航線上僅增加了 2.5% 的運力,而在跨太平洋東行航線 (TPEB) 和遠東西北歐航線 (FEWB) 則分別增加了 31% 和 10% 的運力。
擁堵蔓延至美東各港口。據各承運商報告,貨輪等待時間最長的港口為查爾斯頓港和邁阿密港,其次為諾福克港和休斯頓港,紐約港的等待時間在可控水平。洛杉磯港/長灘港的船塢和等待入港的情況都在緩步改善。
價格 海運價格水平仍處于高位,預計 3 月初將進一步上調。
艙位 緊張,特別是發往美西的航線。
運力/設備 北歐和地中海運輸服務運力依舊緊張。港口設備供應有所改善。內陸堆場仍有設備短缺。
建議:在貨好日期前至少 6 周訂艙。如需更高的可靠性,確保不會甩柜,可申請優先運輸服務。
發往美東的運輸服務出現新一輪跳港。INDAMEX 最近宣布跳過薩凡納港和查爾斯頓港,預計該情況將持續至少一整輪服務輪次,即到 4 月 7 日為止。
價格 在整個 2 月份保持高位
發往美西的艙位在 2022 年初仍將是一個挑戰。發往美西的航運服務仍有跳港,導致印度次大陸發出的運力減少。建議改用優先運輸服務,或尋找其他發往美東的運輸線路,然后轉運至最終目的地。
2 月中下旬發往美東的艙位將較為緊張,原因是美東港口外大量貨輪等待入港,導致返回起運地的周轉時間延長。印度次大陸-美東的常用運輸服務將不復以往可靠,航次將出現空缺。
設備在印度南部和東南部地區的小型港口以及內陸集裝箱堆場 (ICD) 仍然較為緊張。承運商建議托運人自行尋找起運地運輸服務,以應對設備短缺。那瓦舍瓦和蒙德拉等主要港口的設備供應正常。建議依然是通過水運港口裝運,不要使用內陸集裝箱堆場,以避免延遲,節省附加費用。
美西裝貨港貨輪抵港和艙位供應情況仍不穩定。美西地區鐵路運力供應受限,承運商需嚴格遵守分配要求。在美東,薩凡納港的運行正逐步改善,但南大西洋的跳港影響到了薩凡納港和查爾斯頓港。貨輪航次偏離計劃持續導致停航,航次延遲也造成了重大挑戰,導致最早返港日期和貨輪截關日期也隨之后延。
價格 部分承運商落實 2 月中旬 GRI,調價范圍限于特定轉運港,以及大洋洲目的地。
設備 集裝箱和底盤車的短缺仍然困擾著內陸多式聯運路線的起運地。港口標準設備的供應不存在問題,但各類特殊設備都很難獲得。
建議 請提前 4 至 6 周訂艙,以確保設備和貨輪艙位。
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發出的跨大西洋東行航線 (TAEB) 有可用運力,但紐約港、查爾斯頓港和薩凡納港仍面臨航次表問題。由于系統性延遲引發的停航和跳港,美國西海岸發往歐洲的運輸服務極度緊張。西雅圖港靠港仍在無限期延遲。
價格 已公布 2 月份美國東海岸的小幅 GRI。
設備 短缺問題仍然困擾著內陸多式聯運路線的發運地。港口標準設備的供應不存在問題,但各類特殊設備都很難獲得。
美東/墨西哥灣航線請提前 3 至 4 周訂艙,太平洋海岸航線請提前 6 周訂艙。
華北:春節后市場仍然疲軟,復工速度緩慢。價格保持在相對較低水平,預計本周需求也將處于低位。
華南:新冠肺炎疫情仍是華南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。部分跨太平洋東行航線 (TPEB) 的航班仍未恢復,整體需求疲軟,價格下降。遠東西北歐航線 (FEWB) 的價格也在持續下降,需求回升速度緩慢。
中國臺灣:市場緩步回升,運力供應依然充足。本周價格小幅下降,但預計將在下月上升。
東南亞:越南出口側 TPEB 需求疲軟,價格水平持續降低。許多工廠本周剛剛復工,產量回升需要時間,預計需求升速較慢。
本周需求小幅上升,歐洲出口市場中的大規模專項運輸占據運力,對于緩沖時間較短的貨物,托運人改用空運。
低運力在前幾周導致價格上升,但本周運力依然沒有變化。由于空運需求上升,發往所有美國目的地的價格也隨之上升。
如果緊張的緩沖時間允許,延期運輸路線仍是一個可行的運輸方案。我們還注意到,市場中仍有價格較低的運輸方案,即發往二級樞紐的定期客機腹艙帶貨方案。
歐洲各樞紐未報告貨站擁堵。
歐洲出口的建議與以往一樣,提前訂艙以確保合適的價格和運輸方案。
發往亞洲、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需求在大部分情況下保持穩定。要特別注意,發往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 (AMS)/法蘭克福國際機場 (FRA) 的需求有所上升,大型貨運需要的運輸時間可能較長。
運力處于可控水平,各航司航次表已經恢復。
洛杉磯國際機場 (LAX)/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 (ORD)/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(JFK) 地勤分理業務繁忙,但并不像之前數月一樣面臨嚴重積壓,這對出口側也產生了積極影響。
從出口樞紐發出的大批量貨物,從訂艙到起飛可能需要 2 至 3 天時間。
大部分貨站縮短了免費存貨時間,并實行更早的出口貨物截關時間,以留出更長的分理時間和篩查時間。
發往拉丁美洲、歐洲和亞洲的價格未出現大幅變化,但燃油附加費略有上升。
中國臺灣 1 月份出口額估計接近 400 億美元,相比 2021 年 1 月份出口額增加 16.7%。
越南 Apple 成為越南境內增長最快的品牌,同比增幅達 119%,2021 年四季度環比增幅達 299%。
越南 預計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。
泰國 一季度出口額預計將實現 5% 增幅。
馬來西亞 預計中東部地區的增長將帶來短期收入。
印度尼西亞 亞洲大體量上市公司 Astra International 與香港置地強強聯合,在印度尼西亞建造倉庫,滿足指數增長的電子商務需求。
加拿大政府回應卡車司機抗議 NPR 報道稱,2 月 14 日星期一,加拿大總理賈斯廷·特魯多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,以應對全國境內的卡車司機抗議和封路活動。抗議活動導致卡車司機運輸時間大幅延長,承運商運營放緩,北美汽車制造商減產。
即期運費顯示市場疲軟跡象 《The Loadstar》報道稱,春節后亞洲到北歐的雙向航線即期運費開始放慢增長速度。此前,市場中臨時承運商的數量快速增加,他們提供每周數次的中國到北歐的航運服務,由于運輸時間短、艙位供應充足,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。價格增長緩慢可能會遏制此類承運商繼續增長。
(因時間、市場、政策等因素不斷變化,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 Flexport 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)
京東物流遼寧省京東幫服資源招商
1288 閱讀閃電倉到底靠不靠譜?從倉儲操作看它的真實挑戰
1130 閱讀兩大物流國企成立合資公司,意欲何為?
900 閱讀行業首創!52名卡友數字人集體亮相
884 閱讀年營收2萬億、凈利潤下滑至90億,大宗供應鏈五巨頭業績出爐!
932 閱讀美的集團:擬分拆安得智聯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
842 閱讀AI賦能車輪上的聲音 路歌第十一屆“5·2卡友節”圓滿舉辦
700 閱讀破局與重生:傳統國際貨代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戰略突圍
740 閱讀運滿滿江浙滬上線“即時單”業務,打造極速貨運新體驗
706 閱讀深圳首發!順豐同城與肯德基推出無人車智能配送服務
713 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