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,朋友老楊找我咨詢個事情。他是一家頭部國際物流公司的客戶總監,負責給客戶設計規劃各種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。最近一家客戶提出要求,由于現在海運費漲得太厲害,想要降低國際物流費用,問老楊有什么好辦法。
老楊想到的方案是換一家運費更便宜的船公司,但缺點是港到港的運輸時間會延長,因為船航行速度會比較慢。作為行業資深人士,老楊也考慮到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客戶的庫存可能會受到影響。但具體會有哪些影響,他盤算不出來,于是就來找我咨詢。
老楊問我是否有一些現成的工具,可以估算出增加庫存的金額和數量。我回復他“需要一些數據輸入,否則很難做具體的分析。”
“我手頭上沒有數據,就是想要給客戶一個定性的分析。你不是號稱專家嗎,怎么可能沒有這種工具?”
“我是磚家,專業搬磚。但是搬磚也要有數據,沒有的話很難辦啊。”我無奈地解釋道。
“算了算了,看來我是找錯人了”老楊匆忙掛斷了這次對話。
瞬間,空氣中彌漫著尷尬的氣氛,為了回應老楊的質疑,我決心在沒有他更多輸入的情況下,也要把思路捋清楚。首先,老楊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,當集裝箱船開得越慢,燃油消耗就會相應降低。
一艘巴拿馬型集裝箱船,在最高時速20至25節的時候,每天可消耗6.3萬加侖的船用燃料。如果船的速度下降10%,燃料使用量可以減少近三分之一。
自從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,很多船公司通過慢速航行來減少每個航次的燃料消耗量,比如馬士基曾經在2009年把一些船的航速降至12-14節,不僅節省了燃油,還減少了碳排放,真是名利雙收,一舉兩得。
但硬幣的另外一面是,船公司需要增加航線上的船舶數量,才能維持固定的班輪船期。航速降低,燃油消耗減少了,海運費也就降低了,這就是老楊方案的可行性。
不僅是海運,給卡車安裝限速器,放慢車速,一年下來也能給車隊老板省下很多錢。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(EPA)的統計,平均時速在65-80公里/小時的中等速度,比起快速行駛,可以節省20%的燃油。
老楊的顧慮也是對的,因為客戶的庫存肯定是會增加。
運輸時間延長了,對于客戶庫存到底有哪些影響,或是說對整體的成本影響,這需要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分析。
接下來,我通過一種場景進行模擬,歡迎大家留言討論,貢獻你們的真知灼見。
一、增加的是什么庫存?
庫存就像是水管子的水,時間就像是水管的長度,水管越長,庫存也就越多。當運輸時間延長了,意味著水管的長度變得長了,為了保持供應渠道中始終有足夠的庫存,因此總的庫存數量就相應增加了。
正常情況下渠道中的庫存,其中海上運輸需要100個units,總庫存為220。
延長運輸時間后,海上運輸部分的庫存就增加了,也就是在途庫存上升了,導致總體庫存量增加。
二、為什么會增加在途庫存?
可能有人會問“為什么延長了運輸時間,在途/總庫存就一定會增加?”
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要先來了解訂貨的模式。假設我們從國外進口原材料,使用的是固定訂貨周期模式,下訂單的頻率是每周一次。
根據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ASCM教材,固定訂貨周期模式的特點是訂貨間隔期的時間是固定的,物料計劃員在每周固定的某一天(比如周三),來檢查核對未來需求和庫存情況,根據前置時間Lead Time,來創建新的購訂單。
固定周期模式首先要設定一個最大庫存量,計算公式如下:
最大的庫存量 = (二次訂貨間隔天數 + 全部的前置時間) X 平均每天的需求用量 + 安全庫存
這里的“全部的前置時間”包括了下訂單的時間和所有運輸的時間,比如提貨、海運和送貨等。
而每次需要訂貨的數量是在最大庫存量的基礎上,減去庫存和在途數量,公式如下:
訂貨數量 = (二次訂貨間隔天數 + 全部的前置時間) X 平均每天的需求用量 + 安全庫存 – (庫存數量 + 在途數量)
讓我們舉一個例子:
二次訂貨間隔天數是7天,全部前置時間是30天,假設其中的海運時間為20天,另外10天是訂單準備和內陸運輸時間。平均每天的需求量是20,安全庫存設定為200,當前庫存數量是550,還有150的在途數量。那么我們需要的最大的庫存數量就等于:
最大庫存量 = (7 + 30)X 20 + 200 = 940
本次需要下訂單的數量 = 940 - (550 + 150) = 240
當海運時間延長了,由20天變成25天,全部的前置時間也由30天變成了35天,那么最大庫存量就變成了:
最大庫存量 = (7 + 35)X 20 + 200 = 1140
對應需要下訂單的數量也變成了 = 1040 - (550 + 150) = 340
延長的5天海運時間,對應的下訂單數量從240升至了340,需要額外新增100,這也恰好就是5 X 20(每天平均需求)。在安排出貨以后,增加的部分就會轉換為在途庫存,到貨以后成為庫存。
因此我們可以看到,運輸時間的增加,與庫存水平的上升有強相關性,具有一定的線性關系。
當運輸時間延長,總體的庫存就會上升;運輸時間縮短,總體庫存就會下降。
三、真的會有節省嗎?
總庫存增加了會對企業有什么影響?
首先是占用了更多的現金流,這些增加的庫存都在途中或是在倉庫里,不能用于生產或是銷售,流動資金是被庫存“套牢”了。
其次是會增加庫存的持有成本,比如倉庫租金、搬運、設備投資、人工和庫存損失等等。
最后是會增加運輸成本,因為企業需要訂購更多的庫存,也就意味著要運輸更多貨物,相應的運輸成本也會上升。
選擇航速慢的船可以節省海運費,但額外的在途庫存使得其他費用成本上升了,此消彼長之下,到底公司能有多少費用的節省,還需要經過深度的數據分析才能知道。
對于托運人來說,還要警惕“局部最優”的陷阱。局部最優可以理解為某個職能部門,為了實現自身績效考核得分最大化,而忽視公司整體利益的一種做法。
運輸費用是物流部門的考核指標,但庫存金額/周轉率是供應鏈計劃的KPI,如果兩個部門沒有做好事先溝通,決策者只是想著自己眼門前的目標,就不會從全局視角出發來看待問題。
運輸時間延長,不僅是會導致庫存相關成本上升,也可能會影響到及時交付率和客戶滿意度。揀了芝麻丟了西瓜,那就得不償失了。
從前面的場景模擬結果來看,庫存增加和產品每日平均用量直接相關,我們可以把這部分產品的數量,根據包裝規格,轉換為體積立方和重量,就能算出來增加的運輸量。
另一方面,把增加庫存數量,乘以標準成本,能夠知道增加的庫存金額。當然場景不止這一種,其中還存在多個變量和考慮因素,貨物的價值,延遲造成的銷售損失,企業的銷售計劃和商業目標等等都是需要全盤考慮在內的。只有把所有問題都想到了,算清楚了,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。
延長運輸時間,可以獲得部分運費的節省,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對供應鏈全局的影響,特別是庫存和及時到貨率。切記不要顧此失彼,只見樹木,不見森林。
中郵無人機(北京)有限公司揭牌
2447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“智世機器人”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
238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,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?
1697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
1639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?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,哪些被看跌?
1086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:轉型、挑戰與新秩序
1046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.5%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
107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“吸金”不力,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
1007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?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——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
93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,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
983 閱讀